groverlynn
groverlynn
> 新马的地区词主要集中在地名人名翻译,至于其他有差异的用词,要么就跟着大陆用(如计算机等科学领域),要么就不是中文(如食物)。 如果新馬華人翻譯東南亞食物名稱不能算中文,那麼所有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詞彙(包括「科學」這個詞本身)都不是中文,新加坡、馬來西亞這兩個詞也不是中文。而且按照你這個邏輯繼續上溯歷史,同樣適用和馬來人同屬南島民族的台灣原住民。像是「臺灣」、「艋舺」、「南投」等地名都不是中文?
「锺」原来被废了,后来又恢复使用了,但仅限姓氏人名等,其余仍简化作「钟」 「馀」仅用于「余」有歧义的地方,官方例子是「余年无多」/「馀年无多」 「谘」是收录在《简化字总表》中的。「諮/谘」同「咨」,只是台港常用「諮」,大陸常用「咨」
「那隻/不過是一句空殼」、「那/祇不過是一具空殼」,兩者都解得通
實際上是簡體將「癥」視作「徵」的異體字(「病癥」可解作「病的徵兆」或是「病的特徵」),然後又將「徵」與「征」合併簡化,所以成了「癥」->「征」。 而「症」本字為「證」(俗作「証」),「症」是後起字。
> 似乎應該同時修改 https://github.com/BYVoid/OpenCC/blob/master/data/scheme/ts_multi.txt,還可以加上解釋,類似 https://github.com/BYVoid/OpenCC/blob/master/data/scheme/st_multi.txt 的做法 @ShikiSuen 已添加解釋
到第三層就會出錯 第一層 ``` “ 「 ” 」 ``` 第二層 ``` ‘ 『 ’ 』 ``` 第三層 ``` ‘ 「 ’ 」 ``` 第四層 ``` ‘ 『 ’ 』 ```
`"`叫直双引号,不是英文双引号。英文的双引号和简中横排的一样(后者借用前者并规定与汉字同宽),并且在unicode中编码相同
1. 操作系統要開放相應的API 2. 文字輸入所屬的軟件要遵循操作系統的相應指令(conform to certain protocol) 3. rime的前端(小狼毫/鼠鬚管等)要能夠主動調用這類系統API,且librime開放lua指令前端調用系統API 4. rime的前端要將相應的內容回傳librime,lua方能向librime獲取。 第一步就把win和linux排除了。 第二部九成九的mac app也被排除了。
> > > > > > > > > > 全同異體字,如有兩個及以上同時出現在本表中,取《通用規範漢字表》中對應的繁體字。如取「秘」不取「祕」。 > > > > > > > > > > > > > > > > > > >...
#735 參考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953&la=0&powerMode=0 沒有找到你說的作姓氏簡化為𬮤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