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2c

Results 8 comments of box2c

第四轮逻辑课 第六讲 概念8 我的更好 思考以下问题: 1.我的更好(自我中心倾向),你有意识到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吗? 意识到了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 「我的更好」应该建立在客观、正确的前提下,而不是什么都是「我的更好」,把自己的观点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不分对错,极力维护,更可怕的是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还不自知。到处存在的乌比岗湖效应(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 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就是最好的说明。 2.我的更好这种观点很容易引发过度自信这种心理现象,过度自信有哪些好处?什么时候容易出问题? 「过度自信的好处」: 有主见、行动能力强,阳光激情、有号召力、不怕(知)困难 「过度自信的问题」: 盲目、风险意识差、视角不全面、固执己见、排他执拗,自我中心、观察、倾听、理解能力弱 3.这个概念和投资、个人成长结合在一起考虑,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投资是需要讲逻辑,更多的观察、思考、分析、多维度评估等,再谨慎选择的结果。「我的更好」出现时,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中心,甚至放弃必要的思考就行动,分分钟掉坑。更可怕的是掉坑后依然被自信牵住,自傲、自负而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更谈不上去反思。还没完,很多时候就算是明明知道自己可能错了,依然被盲目自信绑架,逃避现实。即使反思也是维护颜面的表面反思,不追根溯源、深入本质的纠错,结果是一错再错,越陷越深走向深渊。 在个人成长上,「我的更好」就意味着自己最好,自己的观点就是真理,视角自然狭窄,听不到他人的意见、看不到他人的好,封闭而裹足不前,自傲而不自知,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失去未来的进化空间。 4.我好,我不好,加入另一个纬度,你好,你不好,会出现四种排列组合状况,你觉得哪种情况需要特别引起警惕和注意? 「我不好、你不好」的情况需要特别警惕,表面给人的感觉是我与他人比并没有什么不好,隐藏的问题可能是,给自己不追求成长、不上进找借口,博取鸵鸟埋沙的心理安慰。最终可怕的是,不但现在不好,待时间耗去,将来依然不好,只剩一个「惨」字了得。 5.如果突破人的自我中心,会出现哪些机会呢?(与他人相处、工作、商机) 突破自我中心的人,与他人相处时有更多的对方视角,有同理心,更能理解他人,招人喜欢,看到他人的好,学习他人、有更多的技能,更好的与他人独立、共生、共赢。 工作上能够保持头脑开放,诚恳的相信知道自己有不知道,自己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方案。更多的与他人讨论而不是争论,不分输赢,只追求客观真相与事实、求共识。不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他人,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更关注目标的实现而不是自身形象等。 商机上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多维度视角,调查、分析、探究、决策更理性、不断寻求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固守自己可能不正确的答案。 6.我现在好,现在不好,加入将来纬度,我将来好,将来不好,同样会出现四种排列组合状况,你觉得哪些情况需要引起注意?你决定采取哪些行动确保某些情况的发生?避免哪些情况不要发生? 「现在好,将来不好」和「现在不好,将来不好」都归于「将来不好」需要特别警惕,为了避免「将来不好」,需要: 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不进化即退化 保持独立思考、保持耐心、做正确的事、做长期主义者 与长期主义聚集的人与社群(定投践行群)捆绑前行 学+习 定投、践行—阅读、健身、投资、邦朋友、陪家人...

第四轮逻辑课 第五讲 概念6&7 证据和论证 思考以下问题: 1.你形成的个人成长(个人定位、个人品牌)的观点(意见)支撑的证据是什么? 一切成长都来自于积累。现状是过去的积累,未来需要改变的自己,从现在就需要开始积累,积累会有复利效应。 2.你有思考过这些证据的有效性和问题吗?(比如个人经验、名人效应和专家意见) 积累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是学与习的结合,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调整、纠正。 3.你形成的关于个人成长的(个人定位、个人品牌)观点的前提假设是什么?(比如有的人觉得到了一定阶段人自然就成长了,这种观点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自动变好,这里的前提假设是知道如何正确的去积累,好比看好书,找到学习的榜样,加入优秀的社群社交学习,与长期主义者交朋友等等 4.你有认真思考过个人成长(定位、品牌塑造)这些概念吗?你对这些概念有没有什么误解?证据是? 思考过如何个人成长,有很长时间处于知识焦虑灌输式学习状态,认为只要学更多就能得更多,在学习上贪多而收效甚微,首先是学多做少,进一步就是陶醉于表面式学习,泛泛而不愿深入,无视类似逻辑课这样的基础课程。最后,就是明明知道自己有不足,却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不曝露自己,不敢公开写、不敢公开交流,宁愿藏着掖着也不献丑。 5.为了促进你的个人成长(个人定位、个人品牌),你决定要做什么? 终生学习,持续践行,找榜样抄作业,与优秀的战友与社群在一起,打磨好基础技能,保持开放,保持耐心,不怕丑,日进一步,认定正确的事持续做,做长期主义者,与时间做朋友。 6.决定这样做合理性(证据)是哪些? 只要是正确的事情持续做、重复做、持续积累,我们笃信复利效应终将出现,定将收获肉眼可见的飞扬。 Mixin:29736 102班 力哥

第四轮逻辑课 概念5:知道 结合个人成长(个人定位、个人品牌),思考概念5:知道 1.知道Know与知识knowledge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是对事情或道理已经了解、认识。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 知识原本就存在,作为个人在知识的获得上,有可能存在「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几种形式,搞清楚以上几种存在形式可以更好的去探究、获得知识,同时避免掉坑。 2.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真正的知识具有被证实的、真的、和被相信的特征,被自身掌握并内化应用的知识。 3.知识和信息一样吗? 不一样。知识是由信息构成的,碎片化的信息需要整合、梳理、搭建好结构才能成为系统化的知识。好比我们可以阅读经过整合的高质量的书,或者通过写作、留言,来梳理接受到的信息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在关于个人商业模式成长(个人定位、个人品牌)哪些是你主动知道,哪些是你被动知道? 一份时间出卖一次是主动知道的。一份时间出卖多次,以及买别人的时间再卖出去,过往都不经意的做过,由于对这样的知识并没有深刻理解,并没有把这样的商业模式作为提高个人人生价值效率的努力目标,自然没有收益。经过《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的学习、调整,开始由被动变主动,好比开始从留言开始学习写作,开始买入GAFATA股票,买这些优秀公司的优秀人的时间为自己创造价值。 5.你在个人成长上存在哪些假定和猜想是站不住脚的? 存在知识焦虑情绪,不停「学」却不持续「练」,避重就轻。认为不停的「学」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练」上选择逃避、完美主义、期待速成、期待有短期的快速反馈而不开始或者半途而废。 6.知道后,你如何重塑个人成长(个人定位、个人品牌)呢? 任何成长都需要学与习结合,个人决定先学好投资、逻辑、最少必要课程的知识,花更多、更长的时间踏踏实实的去践行,动起来再完善、调整、纠正,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持续积累,努力去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做时间的朋友。 Mixin:29736 102班 力哥

第四轮逻辑课 第八讲 分析“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没过好自己的人生。比方说看了亲密关系书,亲密关系还是一塌糊涂。读了不少理财书,听了不少理财课,实际操作的时候亏得一塌糊涂知道理有什么用啊。 用分析一个论证的流程来分析以上论证,并分析推理过程出现哪些谬误? 【拆分】 观点:知道道理没有用 理由: 知道了很多道理,人生过得却不好,所以没有用 歧义:对什么是知道?什么是道理? 很多道理的道理是多少?过好自己的一生如何定义?等等定义不清晰 推理:因果关系,因为知道道理却过得不好,所以知道道理没有什么用 假设:道理知道得越多,人生就应该过得越好。把知道了就当作做到了,所以应该过得好。 【谬误】 观点错误中存在无根据假定 : 知道很多道理就应该可以过好这一生,把知道就等于做到等于过得好。 观点错误中的绝对主义 : 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过不好一生。 过程错误中的 因果关系的谬误、过度简化 因为知道许多道理没有过好这一生,所以知道道理没有用 事后归因谬误 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并不意味着是这个原因造成,道理知道了现阶段有没有用、有没有践行都可能受到影响。同时,要过好这一生可能有除知道一些道理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不会是唯一的原因。很多时候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偏见的证据考量 因为知道很多道理没有过好这一生,就认定道理没有用,而事实上忽略了知道道理成功的人,仅仅看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视了其他证据 以偏概全 知道许多道理过不好一生的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非理性的情感诉求...

第四轮逻辑课 第九讲 分析“因为没兴趣,所以没做好” 用分析一个论证的框架流程分析“因为没兴趣,所以没做好”,并分析其中出现的谬误。 【拆分】 观点 做的不好不能怪我,要怪就怪这件事情不对我味口,我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 理由 我有兴趣就能做好,现在我没有兴趣没有做好,所以很正常 歧义 做得好,这个好是什么样的好?定义不清晰 【谬误】 因果关系 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吗?仅仅有兴趣并不意味着可以做好事情,自己每次看别人弹吉他都羡慕不已,兴致盎然,一时吉他照买,书照看,可过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再看再起,轮番许愿上阵,最终都半途而废。 这个原因是唯一的原因吗?要做成一件事情,兴趣是动力源泉,成就事情的因素很多,兴趣不是唯一原因。早早就喜欢和开始投资股票,把股市当作零和博弈的交易市场,期待通过的高买低卖赚钱,更可怕的是还在上次的融资容劵中无脑参与,结果至今心有余悸,所以兴趣不是股票投资的唯一原因。 这个原因是最重要的原因吗?根据不同的事情类型重要因素不一,股市里面有基本的投资知识才是重要因素,显然兴趣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视角匮乏 兴趣不是做好的唯一原因,不可简单化认定 无根据的假定 默认有兴趣就能做好事实上不正确 因果倒置 并不是没有做好是因为没有兴趣,更大的可能是,没有做好所以没有兴趣。个人开始冥想就是一个例子,刚开始只是看到笑来老师的专栏开始慢慢做观呼吸冥想,每天30min持续了四年时间,刚开始谈不上兴趣,现在感觉越来越好,完全爱上冥想,真的是不得不做,谁拦跟谁急。 事后归因谬误 兴趣在前,事情没有做好在后,不能简单的认为没有兴趣是因,没有做好就是果 有偏见的证据考量 事实上对某件事没有兴趣的人,也有做好事情的人。 非理性情感诉求 为自己没有做好事情找借口,发泄情绪 102 力哥...

第四轮逻辑课 第七讲 谬误大集合(分析瑞幸咖啡事件) 瑞幸公司主动发布公告,称其财务造假,虚增伪造22亿交易额。有人认为瑞幸这个公司真的是“民族之光”国货之光”,不少人还在感情真挚地为瑞幸加油打气,说一定要活下来,民族品牌不能倒,瑞幸加油!瑞幸是割资本主义的韭菜,薅资本主义的羊毛,补贴国内消费者。对比某些想赚中国人的钱补贴美国人,瑞幸就是民族之光。 用分析一个论证的流程以及不同利益方角度来分析瑞幸咖啡事件,以及分析推理过程出现哪些谬误? 「拆分」 【观点、结论】 瑞幸是民族之光 虚报数据无罪 不能倒闭 【理由】瑞幸割资本主义韭菜,补贴国内消费者 【推理】因为割资本主义韭菜 补贴国内消费者 因此是民族之光 【隐蔽前提】瑞幸是民族优秀企业、为国争光 「观点有没有问题」 瑞幸造假的欺骗行为,性质恶劣,不管是不是主动发布消息承认错误,都需要承担做假的法律责任。不能因为是我们的“国货之光”就可以罔顾企业不诚信行为,甚至还让其不倒,这样的观点不正确。 「理由有没有问题」 瑞幸是割资本主义的韭菜,薅资本主义的羊毛,补贴国内消费者。对比某些想赚中国人的钱补贴美国人,瑞幸就是民族之光。 这个理由存在双标错误,事实上,采取虚假数据,欺骗投资者,不管是补贴国内消费者,还是国外公司采用同样的手段补贴TA们国家的民众,都是不被允许的。有这样行为的公司,事实上就不配“民族之光”“国货之光”。 「观点和理由之间的关键词是否有歧义」 什么是“民族之光”“国货之光”在这里的概念定义不清有歧义,我们不能因为TA是我们喜欢的、国内的出现问题,就可以不管好坏,直接戴高帽。 「推理有没有理由」 瑞幸的发展模式,如何推理到TA是在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补贴国内消费者?这样的推理有问题,TA是公开的上市公司,按道理也应该是靠虚报数据进行欺骗,割所有投资者,包括国内的投资者,最终补贴自己的恶劣勾当。 「假设有没有问题」 不管对错无根据假定瑞幸是“民族之光”“国货之光”,更为可怕的是,后来发现瑞幸居然是开曼群岛成立的公司,创始人拥有加拿大绿卡,不是纯粹的中国人,这个假定存在视角匮乏的错误。 诚信不造假、遵纪守法、遵循的基本商业规则是一家企业生存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基石,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性质的企业,任何违规、违法的行为都需要承担责任,理性对待瑞幸造假事件,让全球投资者有一个更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市场才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方向。

姓名:力哥 Mixin ID:29736 第四轮逻辑课 第三讲 概念3&4 真相和意见 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两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 真相是事情本来的样子。 意见是每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存在主观性。 2.为什么要把这组概念放一起考察? 当真相与意见的概念不清晰时,我们很容易把意见当作真相 3.如果将自己意见=真相 会出现什么状况?(结合自己投资、工作、成长过程分享) 投资 以前买股票,看到GAFATA,茅台等公司的股票价格就认定「贵」,而真相是好的公司的价格,及当前的BTC价格,高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值」。 参与主流数字资产投资是高风险投资,真相是完全不学习,不参与数字资产投资是更大的风险 过去认为股票市场是零和博弈的市场,靠短期的低买高卖赚钱,真相是股票市场是个人可以轻易拥有公司股权,在不参与公司管理的前提下,与公司一同长期成长并轻松获利的公开交易市场。 成长 过去认为时间可以管理,真相是时间不可以管理,真相是可以管理的是我们自己,注意力>时间>金钱 4.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真相这种说法有问题吗?真相是被创造出来的吗? 有问题。真相不是创造出来的。 5.有多少次你确信是真实的某事而后发现它不是真实的?(举出实际例子) 听到苹果商标并不是来之图灵的故事,还是被自己过去的认知不完整震撼到。 过去在投资上,确信只有学会如何读好财报,如何分析经济形势,刺激政策,看K线等,才可以获得成功。通过在定投践行群学习践行后,发现那样获得成功的机率事实上少之又少,对于平民有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定投策略,只买不卖,长期持有,只要持续执行就可以获得回报。 6.你认为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真相和个人意见是更明智的? 真相需要我们去发现,真相不容易发现,我们需要不断的收集与搜集更多的证据才有机会发现真相。个人意见很多时候往往是错的,我们要保持开放,知道自己的意见很可能是错的,多维度的去观察、思考、问更多的问题,我的意见是对的吗?为什么是对的?有没有什么我没有看到的?为什么他人是这么想的?等等 7.当人们说"我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他或她的观点"时代表他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吗?为什么? 由于个人的认知、见识等不同,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这些观点却不一定是对的。...

第四轮逻辑课 第十一讲 分析“分销笑来老师十年五本书的课很少有人回应,觉得自己很没用”(具有行动篇) 这节课的内容如题:结构论证:你要采取哪些行动(至少三点行动并说明行动理由的合理性)来说明自己也正在朝一个好销售的方向努力 行动:自己做到 理由:成为那个能说那话的人,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巨大变化,成为他人可以学习的榜样,成为他人信任的人是成功销售的前提 行动:对对方有用 理由:一切以对方视角,只有对他人有用,非常有用的东西,才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分享而不推销 行动:装个大喇叭 理由:建立自己的流量渠道,利用好微信、微博、视频号等互联网资源向外界持续输出、推广引流,加入优质社群,扩展成长型可发展人脉 行动:保持耐心 理由:成交的前提是自己有足够的耐心,相信积累的力量,让对方感化而不是强推,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从容淡定,对方舒服,水到渠成是最优雅的方式 102班 力哥 mixin 29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