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uMing_Neko

Results 29 comments of ChiuMing_Neko

### Progress Report of reimplementing removed glyph as of Ver 1.240 (WIP) Since this version(1.240) focuses on the glyph in BIG-5 Level 1, the reimplemented removed glyph is mostly the...

暫時不會於近期釋出,主要是可變字型版本仍未計劃會在未來幾個版本內正式釋出,可以看即使當前repo已經有上載CFF2格式的可變字型檔案但當前最新的release頁面仍只提供7字重的OpenType檔案。 而目前上載該檔案的主要原因是便於測試頁面作webfont引用、方便在新版本釋出前時debug及查看最新版的顯示效果。

部分字圖須重新審視是否符合いわゆる康煕字典体字形

# ~~Ver 1.240~~ Ver. 1.300 Big-5 Level 1 ### 「強/强」部件: 根據舊報紙多用「强」,基本區已統合的漢字將改用「强」部件,MN版維持當前繁中地區慣用的「強」不變。 **現有字圖:** ![current](https://user-images.githubusercontent.com/84143394/158051570-791ab1c4-079c-4a21-84b6-af291cf7b740.png) **~~1.240~~ 1.300版本新增補字圖:** ![强](https://user-images.githubusercontent.com/84143394/158051889-6835adf7-2482-41b6-8a1a-966b111068ee.png) ### 「曼」部件: (此處有使用Adobe-Japan 1碼位的異體字選擇器) 當前「曼󠄁」爲符合字理從「冃」字形,但參考印刷物及表外漢字字體表多爲從「日」的「曼󠄀」,故作出調整。 ![曼](https://user-images.githubusercontent.com/84143394/158052616-9b9ad266-0f0c-4b1d-b241-38291e1e4c8a.png) ### 「并/幷」部件: 表外漢字字體表建議使用「并」形,常用漢字表以使用「幷」部件爲舊字體(「餅󠄁」的舊字體爲「餠」),且康煕字典中部分漢字使用「并」形的漢字被認爲是對應「幷」形漢字的俗字。 本專案決定CL版應當在已統合的漢字中採用「幷」形爲默認字圖,MN版則維持當代慣常字形「并」不變。 ![幷](https://user-images.githubusercontent.com/84143394/158053005-7b682a1e-c68d-47f1-8327-5be67a07c3c8.png) ### 「开/幵」部件: 統合漢字中採用「幵」爲默認字圖字形,但部分本從「井」的字維持「开」形不變。...

For ChiuKong Mincho, there is only a proposal and no plan for start making it before finishing the work of adding mostly IVS glyphs for commonly used characters(Written Chinese including...

- 不同於其他字體專案默認字圖就是對應編碼的唯一字圖,本專案僅代表base glyph,可以透過異體字選擇器指定成其他同字但不同字形的字圖。但考慮到異體字選擇器使用有些許不便且很多人實在不會用,故正在考慮加入aalt這個OpenType feature方便於Adobe軟體直接選取字形以及釋出有關生成代碼以便直接於生成字體時指定默認字圖,但具體方法還是有待研究。 - 本專案已調整針對「簡化字」的方針,為僅滿足MN版最低限度顯示需求,未來應該不會再類推「舊字形」或「略字字形」,或者即使有但只能算是「順便」做了。而且修改成傳統印刷體筆形的「簡化字」早已宣告本字體在中國大陸範圍內對外出版使用或商用大概率屬於使用不規範漢字行為,涉及簡化字使用場景還是使用國標字體會比較好。 - 屬於GB2312範圍的「簡化字」(不含傳承字及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選取的「正字」),補字工作優先度排在GB12345之後(可能比大五碼第二字面及常用香港外字表還要往後)。而簡化字除了之前「順手」補的類推舊字形或類推「當前常見繁中地區略字」字圖,應該只會補符合MN版默認字圖的字形字圖以滿足最低限度的顯示需求。 - 「醛」 和「羧」這兩個化學用字下版本會補,但我個人精力有限,還是希望有人能替我整理一份急用化學用字且當下依舊還是不符合JP版字圖字形的字表,我會儘快補完。 - 「嗐」是大五碼第二字面的「次常用字」且Moji Joho IVD集亦有收這字的兩個字形,會補但優先度沒那麼高。 - CL版對那些已統合按G源是「𢀖」但J源是「圣」一律從「圣」,像「[迳](https://moji.or.jp/mojikibansearch/info?MJ%E6%96%87%E5%AD%97%E5%9B%B3%E5%BD%A2%E5%90%8D=MJ058848)」這種MJ文字有收的亦是從「圣」(雖然當時本意並非按MJ文字),理據是「略字」且康熙字典有收「軽」這個字。而對「轻」(來自「軽」)、「经」(來自「経」)、「颈」(來自「頚」)這種純屬當時補3500字的時候根據Unicode已有不含草書楷化部件字符類推草書楷化部件而來。而MN版從簡化字使用者使用習慣除了「軽」、「経」、「頚」不屬於簡化字總表的字已全改成G源字形。當然即使默認字圖是如此安排,但如果不進行信息交換用途的話是可以用E01EA或E01EB這個異體字選擇器進行切換字圖的。不過,我還是想知道閣下口中所謂的「有失偏頗」具體是甚麼?基本上CL版在這常用字範圍內針對這類略字、簡字或俗字默認字圖方針是凡有J源就用J源(含MJ文字),沒有就類推。「䜌(亦)」字頭、「戔」部件、「單」部件基本都採取同樣的方針,加上T源收錄這類字亦是採用和「軽」一樣作為「巠」其中之一的略字字形(其他比較有代表性的有⿱ス土、𰡮⿱平一等),除了為了避免與「圣」(作為「聖」的簡化字)或「圣」(另兼正字)混淆以外(而這對略字而言意義不大)暫時沒有強而有力的理由對除了「轻」、「经」、「颈」以外採取使用G源字形的「特殊待遇」方針。 - 「𢀖」保持原樣不變,本專案重點從來都不是「簡化字」。 - 「䝼」屬於擴展區A範圍的字,現今作為參考字符集範圍只有HKSCS有收,但因為Moji Joho IVD集亦有定義從「靑」的字圖所以會補,可以考慮之後的版本補這字的從「靑」字圖。 - 「䞍」沒計劃,首先我目前未來打算給純粹屬於「簡化字」的字符僅補符合MN版的字形字圖已滿足最低顯示需求,第二是這字不屬於通用規範漢字表範圍內的字,依據草案中不再「類推簡化」的做法不打算補,未來亦可能不會補任何位於通規表外屬於擴張簡化字的字符。

> 居然真有“䝼”字計劃我真的太感動了,我代表北京人民感謝你!!! 「䝼」不是中文書面語中的常用字且其字符位於Ext-A,所以即使有相關計劃但其優先度會被排得非常靠後。

> 順便説一下,秦朝的“强”也是從口的。 > 所以我很喜歡有兩種“强”字圖的設計。 「強」主要是基於説文小篆的形狀,長期以來為各權威字書中認定的正體字字形。但實際上進入活字印刷時代後出了早期的字鉛有小量採用「強」外基本上都在用「强」這被字書認定是「俗體」,但反倒與李斯所寫的小篆更為貼近。 至於為何會安排從「強」與「强」同時存在,主要是: 1. Adobe-Japan1及Moji-Joho裏存在相關的字形。 2. CL版的字形方針雖然是「所謂的康熙字典體」(當下日本對表外漢字印刷體字形方針),但實際上比起所謂為了「彰顯字理」而採用與更貼近傳統正字觀下的「正體字」而存在與通行體字形有所差異的字形,更傾向於採用實際上一直在通行領域中廣泛使用的明體通行體的字形而不是符合字書認定的正體或一般只在權威字書中出現但印刷界基本不跟隨的字形(例:强、衆、風、舌、「禸」部件等)。而「强」恰好是活字印刷中最為常見的字形,反倒是「強」除了字書性質的書籍以外基本很難見到,所以後來決定選「强」而非符合字書認定是正字的「強」。 3. MN版字形方針是大致是與日本新字體字形接軌但不能與當下受繁中地區教育參考字形影響的手寫體習慣及印刷界慣用字形(保留印刷體筆形的現代繁中地區商業字體)相差過遠,所以選「強」。 > 對了,還有一件事,“圾”字和“级”字中的异體字裏没有貼近香港/大陸字形的字圖,請考慮在下一個版本加一下?(“级”字的往後延多長時間都没問題,到秋空宋體發行之後都没問題。) 「圾」Moji-Joho沒收從「及󠄀」的新字體字形,所以當時就沒加。但如果要加的話等同於另外加「私用字形/異體字」,無法於資訊交換場合中使用,且一般使用傳統印刷體筆形的字體除了日本常用漢字(1945字)、2000年之前的人名用漢字及其他JIS90擴張新字體範圍內基本不用這個字形,所以個人傾向於不太想加。但如果實在是想用的話可以考慮於未來版本加入。 「级」等開始着手GB2312範圍內簡化字時再作打算,目前傾向不加。同樣一般我是不太想處理這種純粹屬於簡化字特有字形、文改委違反約定俗成原則的臆造字和在簡化字總表中屬於僅在小範圍內流通的簡筆字。 > 秋空宋體 秋空󠄁明󠄁朝󠄁正在敲定細節,主要為針對捺起筆的處理方式。但是明體風格的字體實際上早已經有與秋空󠄁黑體類似,搭載了非AJ1及KRName IVD字集的異體字字形的字體,如日本政府用於表示地名及人名字形差異的IPAmj明朝和承載所有IVD集字形的花園明朝。

It might related, I checked with 匾 for JP mapping, which maps to the TW glyph, it also has a similar issue. If such design is intended to be "regional...

Also spot the overlapping issue of uni5A33-CN in the ExtraLight Master ![圖片](https://github.com/adobe-fonts/source-han-serif/assets/84143394/86a3ef69-5ee4-44dd-abf1-43b6f9981f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