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mslive

Results 48 comments of lymslive

专名号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我倒没有深究,但即使迟至新中国成立才提出,那也是建国初那批专家学者提议出的,他们的古文造诣肯定比我们深得多。关键我们不要犯教条主义,也得自己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原则)。 现在不用专名号的原因很简单是技术原因冲突,现在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中文信息,专名号与下划线格式易混淆。竖排古籍中如果坚持用格子线,也是不适用专名号。 那么当初有学者提出专名号的概念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我归纳起来,就如我 open issue 时所言,其原则与名读一样,既想给汉字附加信息,以不能破坏汉字流的纯粹性与连续性,所以就在右侧加了一竖线。“汉字流连续性”这概念是我自己这两天想出的词,在古书里肯定是找不到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以前从某古书中见过类似概念而想起来的),但大家可以评议下是否有道理。 记得之前有个 issue 提议 render 注释时用双排小字,也是暗合这个理念的感觉。把注释与程序正文剥离开来,但注释也可能很多字,不可能像标点一样置右侧,就缩为双排小字,这对正文的中断感就有所缓和。 这张西厢记的截图 (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6729c5d2819411f961cd773efe55ded), 它那细括号的标记,其实这个 issue https://github.com/LingDong-/wenyan-lang/issues/385 有些神似,那像是叠加上去的符号,但比后者好,没影响笔画,见缝插针。 西厢记这个版式,与 readme 首页的 render 示例,其最大的区别(也是本质区别)是无扰(微扰)插入。你看西厢记那个细括号,并没影响其他汉字的排列,它们还是整齐的方阵。而现在 render 的 `⏠⏡ `括号,占用了半个汉字的空间,这就导致了其他汉字排列错乱,横向对不齐了。 我一开始看到 render 图时就隐隐觉得哪里不适,但又说小所以然来,现在理出来了,就是这半个括号的问题。...

不好意思,我有点记混了,专名号似乎是划在左侧的,不是右侧。不过这不重要。 我也确实没在古籍中找到专名号,我托朋友起才找到一张图也是现代出版的书,而且几乎是反面教材。简体竖排夹带着本为横排中文设计的现代标点符号(不便传图,这样描叙下也差不多了)。 然而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其实专名号与其他标点是格格不入的。其他主流标点(句号逗号分号冒号这些)都是插在汉字流中间的,专名号却汉字流侧面的,这与古文中点在侧面的句读反而是更亲缘的。不要仅因为它是现代人提出来的,就认定它一无是处,关键要看其效用与意图。 我非常同意古文只有句读,所以渲染 wenyan-lang 代码最好也不要再为标识符加额外标记,那看起来更加清爽。但如果为了技术原因(可逆)需要保留标识符信息,那就只好加上标记了。借用有人提示的专名号概念也是一种思路吧,毕竟程序变量名是比人名地名更专门特殊的东西。若实在反感“专名号”这个名称,我们另外设计一种“标识名号”好了。 那问题就变成了标记我们程序变量名的符号该怎么设计了。我个人是不喜欢在汉字流插入符号的方案,那就有以下方案: 1. 移到外侧。这可以参考专名号,但也不一定要实竖线,虚线波浪线也是可以考虑的。再或者参考数数符号中表示列向量的大中括号,画在两侧。 2. 浮到上面。比如在上面描边画圈画框,或者将 `「」`这两个符号缩小变形衬在右上角与左下角。 3. 沉到下面。比如加底纹。 4. 富文本体。改变字体、粗体。 所以,“标识名号”不要局限于某个 Unicode 符号,也可以是一种样式。个中优劣,以及可能遇到的坑,都是可以讨论的嘛,尤其是标识符跨行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回头想来或许还是不加任何标记,让标识符裸奔最省事。专名号不流行的另一个原因,也许人们其实很容易自行识别人名地名这些专有名称。wenyan-lang 代码渲染也主要给人看的,我想可逆化主要是炫技,实用价值安在?相比之下 js/python 向 wenyan-lang 可逆是很有价值的。 最后回答一下 @LingDong- ,我也不是说现在的渲染很不好,只是重新审视后发现没有预期那么好罢了。尤其标识符处理这方面,因为代码主要是操作变量的,变量名的出现频度肯定很大,比古戏曲剧的各种提示标注将更频繁与零碎,插入太多括号割裂感会比较重。然而在纯文本代码下,由于实用时都会格式化缩进换行成短句,这种感觉就不明显了。

While HTTP requests is surely lib, the ideal as @kaiyuan01 describ is a good application to show what wenyan-lang can do, that sound like a project related.

咦,这就实现了吗?那楼主可以开搞了哈。 我感觉这很有实践价值,用 wenyan-lang 帮助那些中国文化爱好者获取经典典籍知识,这很和谐。 似乎这比用 wenyan-lang 去重新实现《九章算术》之类的算法更具实用性,或更有利于 wenyan-lang 推广。

我的意思是,wenyan-lang 可以自嗨,但是也要有梦想不满足于自嗨。 希望能通过类似的应用引起那些原来只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但不会编程的文人的兴趣,进而学点wenyan-lang编程解决自己的其他问题。

Additional updates: Actually, I used the last stable version `libevent-2.1.12` (libevent-2.1.so.7.0.1). When I pull the latest master branch, and test the `sample/https-client.c` with `evhttp_connection_free_on_completion` replacing of `evhttp_connection_free`, just find the...

The ObjectBox Data Browser in Admin Web App looks fine. But does that only embedded in Java app? I would like work with C/C++, and I think such data browser...

OK, that is fine, when and where the docker image would b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