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ao Feng

Results 22 issues of xiaomao Feng

我可以直接用库里的颜色和图去做一个诗歌类的app吗?

感谢这个仓库的存在,两年前就想用这个库的数据做一个小程序或者app,拖到了现在才完成。。。 小程序叫诗耍 诗耍---查看名胜古迹的诗词 诗耍---带着诗歌出去耍 ![诗耍](https://file.fengxiaomao.com/image/qrcode.jpg) 欢迎大家使用!

比如在陕西西安,给个大概的经纬度什么的。 我觉得这个数据一定有用

``` var fs = require('fs'); var image = fs.readFileSync("assets/example.jpg").toString("base64"); var templateSign = "Nsdax2424asaAS791823112"; // 调用自定义模板文字识别 client.custom(image, templateSign).then(function(result)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result)); }).catch(function(err) { // 如果发生网络错误 console.log(err); }); ``` 其中这里边的 > client.custom(image, templateSign)...

is [weex-plugin-richtext](https://www.npmjs.com/package/weex-plugin-richtext) still can be used? how to use it?

When I use chrome-devtools to find out where the Performance bottlenecks are; I found that in [**show** ](https://github.com/madrobby/zepto/blob/5bccc312ca0fe7a33f4206d2c6602b9e8faf7341/src/zepto.js#L577), [getComputedStyle](https://gist.github.com/paulirish/5d52fb081b3570c81e3a#getcomputedstyle) Forced reflow; I think this may be a Thorny problem; is...

食色,性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有云。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留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千古名句。 那是什么小程序,它又色在哪里呢?闲话少叙,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够色吗? 不够? 没关系,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太一样,还好,小程序里有161种中国传统颜色供您选择! 如果你说这161种都没有一种是我满意的,怎么办? 解决办法还是有的,且看: 这里提供了背景色和诗词颜色的选择,这么多种颜色,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后的最后,小程序的名字叫:诗耍 诗耍,诗耍,带着诗歌去玩耍! 诗耍,诗耍,发现名胜古迹的古诗! 诗耍,诗耍,让我们远离眼前的苟且,去寻找诗和远方吧!

要更好的理解React全系,就需要了解函数式,函数式的库有很多,不过日常用Ramda,觉得非常的爽,所以打算先研究它,先开个坑提醒自己,争取年底之前把这个坑填完。

最近深感时间不够用,想做的事情太多,想看的源码太多,而看源码并记录到博客里又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情。所以我现在很能理解那些辛辛苦苦码字后被人随意转载且不留作者名字之后作者们愤愤不平想打官司的心情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在微博看到的调侃这方面的一个笑话 >以前看《青年文摘》的时候看见作者那一栏里总是写着"佚名"两个字,我当时觉得"佚名"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因为他什么题材都能写,而且写得还不算差,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像"佚名"一样厉害的人物,写天下文章。 长大后我我才知道,"佚名"那不过是《青年文摘》编辑们盗取别人劳动成果的遮羞布。 笑话是不是这么讲的我已经忘了,照着自己的想法翻译了一遍。扯得有些远了,今天要写的是学习python大神Kenneth Reitz写的envoy库。 我照着一个个commit敲的代码放在envoy_source上。 代码结构如下 ``` ~/source/backend/python/envoy master ❯ tree . ├── AUTHORS ├── envoy │   ├── core.py │   └── __init__.py ├── ext │   └── in_action.png ├── LICENSE...

转眼已经有一年零4天没写文章了,实在是太懒了。 去年还给自己定下每月一篇文章的目标,才过了5个月就光速打脸了,以后还是少做类似信誓旦旦的承诺和目标为妙,包括但不限于年底减到多少多少斤之类的豪言壮志。回首过往,我发现一开始答应别人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给忘记了。如果正在看此文的你曾经被我坑过,在此表示歉意。类似情况可以给我多来个三次握手,甚至是四次、五次握手,兴许会有很大改观。 **《怪诞行为学》是由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教授 [Dan Ariely]([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B9%C2%B7%E8%89%BE%E7%91%9E%E9%87%8C](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丹·艾瑞里)) 所著,标题本该叫《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一是我懒;二是加了"读后感",标题美感全无,不太能忍受。我想大抵在文中标注原作者多少能减轻些负罪感吧。** 《怪诞行为学》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写本文目的主要是把一些主要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将来快速回看的索引,可能有些地方会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引申。 ### 诱饵效应 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他们懒得去做过多的思考。他们最终做的决定大部分是基于比较做出来的。更进一步的说我们不但喜欢拿事物和事物做比较,还喜欢把容易比较的事物集中做比较。这为诱饵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单例子,《经济学人》杂志打了个广告,有以下三种方案: >- 单订电子版:59美元 >- 单订印刷版:125美元 >- 合订印刷版加电子印刷版:125美元 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排除了不做选择的情况,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第三个吧!没错,聪明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100名实验学生的选择分布是是16-0-84,第三个选择占了84%。 换个方案: > - 单订电子版:59美元 > - 合订印刷版加电子印刷版:125美元 结果分布变成了68-32。只是去掉了第二种情况,另外两种没任何变化,竟如此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两个方案简单抽象: > 第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