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gma
                                            Shigma
                                        
                                    我觉得 koi 目前的体积已经是优化的很好的了。刚刚分析了一下本地的目录,希望能提供一些进一步的线索。 - home/AppData/Local:这个一经启动就会有,并且非常大 (40M),基本都是浏览器生成的文件 - 建议打开浏览器的工作交给 koi 在外部环境完成 - instances/*/node_modules:这个初始情况下 30-40M,已经很令人满意了,不过还有一些我认为可能的优化点 - 有 3.8M 的 dts 文件,3.8M 的 md 文件和 1.8M 的 map 文件,是否考虑直接删除? - 较大的依赖子树包括 proxy-agent >...
 因为是 warning 所以没必要修,只是一提。

目前通过 `$if` 禁用的插件不会显示在控制台中,但是依然存在于配置文件。这将导致导致拖动和克隆配置时发生偏移。 建议方案:通过 `$if` 禁用的插件仍然显示在控制台中,但不可以被编辑或拖动。
复现流程: 1. 创建一个全新实例 1. 前往插件市场并安装 echo 插件(此时未能复现此问题) 1. 停止实例运行 1. 打开 package.json,删除 @koishijs/plugin-echo 这一行 1. yarn 更新依赖 1. 打开 package.json,重新写上刚刚删除的那一行 1. 运行实例并打开 echo 插件配置界面 1. 根据提示点击修复依赖 1. 观察到实例重启,此时日志中出现报错 Cannot find...
本 issue 汇总了与 Koishi 服务端相关的开发计划。 - [x] Login History - [ ] #4 - [x] Satori Server - [ ] Granular Permission - [ ] User Generated Token - [...
具体包含两个功能: - [ ] 文件树中已经存在的文件或目录拖放到其他目录下,体现为文件的移动;按住 Ctrl 时进行拖动体现为文件的复制 - [ ] 外部文件拖动到浏览器窗口内的文件树区域时,体现为文件上传到所在区域对应的目录中
WebSocket 单条消息最大不能超过 2M,因此当传输大型数据时可能发生错误。建议增加消息分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