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G Xuěruì
WÁNG Xuěruì
Happy Chinese New Year, surprise this is getting merged before the Year of the Loong ends :smirk_cat:
> 首先感谢您在于 LoongArch 社区资讯的介绍方面的辛勤工作。作为外行吃瓜人,您的资讯介绍的确令人受益匪浅。 > > 但是,您最近的“每周一龙”栏目的标题期数计算似乎有些谬误。 > 以个人愚见,您在第 44 期与第 51 期由于断更,将命名改为 “每周两龙”,私以为,应该是“两周一龙”才对。毕竟您是将两周内容合为一篇,而不是一周内写了两篇。 这是故意的:此周报参考的原型之一 This Week in Rust 在类似情况下会改标题为 These Weeks in Rust -- 这也是每次“每周 N 龙”(N ≥ 2)时对应的英文...
> 事实上每周一龙,每周两龙存在大量的歧义。从汉语语法上说,每周一龙,到底是“每周一”、“龙”,还是“每周”、“一龙”。 这正是另一处故意埋下的彩蛋 ;-)
> 首先令人不解的是,您参考的体例This Week in Rust,在类似情况下会改标题为 These Weeks in Rust。这是在符合英文语法的条件下,同时符合一致性与精准性。 > > 虽然我理解您创建的“咱龙了吗”网站未来将开展广泛的国际化,但基于现有情形,似乎绝大多数受众为中文使用者。但不论是否国际化,在中文语言版本中,基于中文语境选择合理、恰当的命名方式应该是更为合适的。恕我直言,您的解释,或者说“故意而为”,有种削足适履的意味在。 如果只按照常见的汉语口语评判,那么“咱龙了吗?”本身就不能成立,所以本人恕不能接受此段论证。 > 另外,有关This week in rust的部分中文翻译镜像站,有诸如“Rust 周刊”的翻译,也能很好的保持原意且不会令人迷惑。 这太正式了,不幽默,当初首先被 pass 掉了(或者说从未被考虑过) > 当然如果为了格式的一致性,syhily阁下提出的“一周一龙”、“两周一龙”的确是很好的命名方法。 “每周一龙”的丰富歧义,正是当时与“每周一”这样的发布周期,一起被精心设计的。所以只要大体上还能维持周一更新,“每周一龙”四个字的位置也就不能再变,连带着也只能导致“N龙”的“N”必须至少出现在第三个字的位置。 个人而言,最多能接受“每周一龙”的复数形式为“N周N龙”,不知这样能否达成共识?
Update: I've just repurposed my personal WeChat 公众号 to this project, with ID changed to `areweloongyet`. Next steps: * Design an avatar for the 公众号 -- aspect ratio 1:1, dimensions/DPI...
Sorry for the late reply; I only had time to test this today (mostly traveling for the past 2 weeks). After rebasing the branch onto the latest `develop` I can...
Template for easy copy-pasting: ```markdown ### Test Environment * GPU Brand and Model: xx * GPU Driver Version * UEFI GOP version: xx / I don't know * GPU firmware...
不好意思,现在才找到一些时间处理这个 PR……我帮您处理了冲突,不过 PR 居然自动被关掉了,我再帮你开一个
Question: I see `mips`, `ppc` and `x86` are not differentiated for their bitness, but `arm` and `aarch64` are. And `aarch64` deviates from the Node arch name `arm64`. So how do...
Also some technical details are worth recording: * loongson-community/discussions#38 * loongson-community/discussions#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