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dns
smartdns copied to clipboard
求助,Debian 版 smartdns 服务组一、服务组二 解析域名 返回IP都是一样的。 不知道是哪里没有配置对,请教大神解惑。
求助,现在smartdns 服务组一、服务组二 解析域名 返回IP都是一样的。 不知道是哪里没有配置对,请教大神解惑。
配置具体如下:
`server-name smartdns
bind [::]:6053 -group cn bind-tcp [::]:6053 -group cn
bind [::]:5335 -group us -no-speed-check bind-tcp [::]:5335 -group us -no-speed-check
prefetch-domain yes
speed-check-mode ping,tcp:80,tcp:443
max-reply-ip-num 5
force-AAAA-SOA yes
force-qtype-SOA 65
serve-expired yes
serve-expired-ttl 0
serve-expired-reply-ttl 30
cache-size 40960
cache-persist yes cache-file /etc/smartdns/smartdns.cache
dnsmasq-lease-file /var/lib/misc/dnsmasq.leases
rr-ttl-min 60 rr-ttl-max 86400
log-size 128K log-num 2 log-file /etc/smartdns/smartdns.log
server-https https://doh.pub/dns-query -group cn server-https https://dns.alidns.com/dns-query -group cn server-https https://223.5.5.5/dns-query -group cn
nameserver /.net/cn nameserver /.com.cn/cn
server-https https://dns.google/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server-https https://dns.quad9.net/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server-https https://dns.cloudflare.com/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server-https https://1.1.1.1/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第二服务器开启跳过缓存试试
谢谢大神解答,第二服务器开启跳过缓存 解析如下
配置具体如下:
`server-name smartdns
bind [::]:6053 -group cn bind-tcp [::]:6053 -group cn
bind [::]:5335 -group us -no-speed-check -no-cache bind-tcp [::]:5335 -group us -no-speed-check -no-cache
prefetch-domain yes
speed-check-mode ping,tcp:80,tcp:443
max-reply-ip-num 5
force-AAAA-SOA yes
force-qtype-SOA 65
serve-expired yes
serve-expired-ttl 0
serve-expired-reply-ttl 30
cache-size 40960
cache-persist yes cache-file /etc/smartdns/smartdns.cache
dnsmasq-lease-file /var/lib/misc/dnsmasq.leases
rr-ttl-min 60 rr-ttl-max 86400
log-size 128K log-num 2 log-file /etc/smartdns/smartdns.log
server-https https://doh.pub/dns-query -group cn server-https https://dns.alidns.com/dns-query -group cn server-https https://223.5.5.5/dns-query -group cn
nameserver /.net/cn nameserver /.com.cn/cn
server-https https://dns.google/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server-https https://dns.quad9.net/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server-https https://dns.cloudflare.com/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server-https https://1.1.1.1/dns-query -group us -exclude-default-group`
我认为更好的处理方法是复制翻墙软件的规则表, 通过nameserver分流到第一服务器的us分组
因为关闭缓存的话, 就失去了smartdns最核心的优势了
@crackerfly 虽然不理解怎么读取 “翻墙软件的规则表”,但还是感谢大神
这个软件上手确实有点困难,研究几天了,默认组、第一组、第二组我现在都还没搞清楚他的逻辑是什么,感觉很玄学。。。搜索问题五花八门,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明,我现在云里雾里的。。
这就是linux普及不起来的原因... 用户群两极分化太严重
- 高玩: 一看就懂, 不需要文档, 也不需要UI交互, 命令行效率极高
- 小白: 卧槽这是什么玩意, 为什么连个文档都找不到, 为什么没人分享使用教程
然后好多很牛的软件, 其作者作为高玩, 觉得大家一看就懂, 这么简单的东西不需要写文档
很多软件甚至连编译好的安装包都没有, 非得让用户自己编译, 小白想编译还得从安装linux系统开始学
反正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小圈子
SmartDNS 我断断续续摸了一年才整明白怎么用,
最搞笑的是全网那些发视频教程的, 基本没一个搞对的, 也不知道抄的谁的, 反正就是抄来抄去发个视频, 估计视频发布者自己也没搞明白咋回事, 然后又有一堆自己玩不明白就去跟风喷这东西不好用的, 比如那个lean的作者, 之前居然还发一贴置顶吐槽SmartDNS毫无价值
这就是linux普及不起来的原因... 用户群两极分化太严重
- 高玩: 一看就懂, 不需要文档, 也不需要UI交互, 命令行效率极高
- 小白: 卧槽这是什么玩意, 为什么连个文档都找不到, 为什么没人分享使用教程
然后好多很牛的软件, 其作者作为高玩, 觉得大家一看就懂, 这么简单的东西不需要写文档
很多软件甚至连编译好的安装包都没有, 非得让用户自己编译, 小白想编译还得从安装linux系统开始学
反正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小圈子
SmartDNS 我断断续续摸了一年才整明白怎么用
最搞笑的是全网那些发视频教程的, 基本没一个搞对的, 也不知道抄的谁的, 反正就是抄来抄去发个视频, 估计发布者自己也没搞明白咋回事
就是这样,我搞几天了,还是云里雾里,教程也是五花八门,到现在一个准确的smartdns配合SSR的解析原理流程也找不到,这个第一组第二组我也搞晕了,其实主要还是不清楚这两组的解析流程。。。。因为版本更新多,很多issues不适用了,有些还自相矛盾,搞得人更懵了。。。
@crackerfly 主要是OpenWrt固件版本容易出现问题,几天不重启就会出问题,想使用linux 版本试试,没有想到linux也不容易
@crackerfly 主要是OpenWrt固件版本容易出现问题,几天不重启就会出问题,想使用linux 版本试试,没有想到linux也不容易
OpenWrt也是一样的状况 , 其实OpenWrt很稳, 多数不稳的是因为CPU的频率设置和调节选项没调好... 但也没啥教程
举个例子:
我的R7800 刷OpenWrt官方原版 只能跑600Mbps, 因为官方原版没有集成高通的QSDK, 硬件加速不工作 官方社区里有一个维护了很多年的集成了QSDK的版本, 可以跑满1000Mbps 他们用的都很好, 但我这就很不稳定, 因为我用clash, cpu负载非常高 我又现学现试, 测了半个月, 最终找到了稳定的配置参数
同样的问题我在用冥王峡谷装上OpenWrt也有遇到, 反正就是慢慢研究慢慢试吧.... 最终都能调稳....
我试了,我openwrt配置是作为dnsmasq上游,两组解析也一模一样,我感觉应该是正常的吧,我是默认组6553,都是国内DNS,另外一组5335国外DNS给SSR,然后SSR通过5335的国外DNS解析,根据GFW规则,跳过国内域名,将解析到的国外域名通过5335返回给smartdns,然后都是两组缓存后给dnsmasq。所以现象就是6553和5335返回域名都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SSR
我没用过SSR, CLASH上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当时是无论国内国外, 都会被丢到第二服务器分组, 最后发现是有个配置错了, 但全网教程那个配置几乎都是那么写的, 哈哈 你要看SSR的日志分析一下
SSR
我没用过SSR, CLASH上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当时是无论国内国外, 都会被丢到第二服务器分组, 最后发现是有个配置错了, 但全网教程那个配置几乎都是那么写的, 哈哈 你要看SSR的日志分析一下
我现在就是感觉先默认组过一遍,然后都要到第二组再过一遍,然后通过SSR的GFW规则来区分国内国外。。能分享下是哪个配置吗,谢谢
SSR的GFW
分享给你两个资源, 比机场内置的要好用得多, 替换一下
https://github.com/Loyalsoldier/geoip https://github.com/mayaxcn/china-ip-list
谢谢大神分享
SSR
我没用过SSR, CLASH上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当时是无论国内国外, 都会被丢到第二服务器分组, 最后发现是有个配置错了, 但全网教程那个配置几乎都是那么写的, 哈哈 你要看SSR的日志分析一下
大神贴下debian的配置吧,我最近ip111老是显示全部走的国外,以前从来没碰上过
主要是OpenWrt固件版本容易出现问题,几天不重启就会出问题,想使用linux 版本试试,没有想到linux也不容易
原版还是很稳的,我上次重启还是20天前。。。
我试了,我openwrt配置是作为dnsmasq上游,两组解析也一模一样,我感觉应该是正常的吧,我是默认组6553,都是国内DNS,另外一组5335国外DNS给SSR,然后SSR通过5335的国外DNS解析,根据GFW规则,跳过国内域名,将解析到的国外域名通过5335返回给smartdns,然后都是两组缓存后给dnsmasq。所以现象就是6553和5335返回域名都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太理解你们为啥弄这么复杂。。。第二dns服务我从来没用过 smartdns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国内有cdn的网址,找出最快的那一个ip;二是国外被gfw的网站,通过国外的dns服务获取到正确的ip。所以围绕这两个目标,剩下的就是逻辑问题了。
首先建几个国内的上游服务器,无非就是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家(还有114,360,我是不用的)。配置好测速缓存排除(ios的https之类的),顺便加个广告的黑名单,这样国内的就完事了。
然后给国外组起个名,配几个上游服务器并从默认组排除,把gfwlist写进去,如果代理不支持ipv6还要配置这些不返回ipv6。如果这几个上游不能直接连接,还要把这几个地址加到代理的”代理自身-强制代理“中。
当然还会有一些每人都不同的个性化配置,就是在这个框架搭好之后的调整
debian配第二服务器的话,第二服务器要写额外的启动参数,稍微麻烦些
主要是OpenWrt固件版本容易出现问题,几天不重启就会出问题,想使用linux 版本试试,没有想到linux也不容易
原版还是很稳的,我上次重启还是20天前。。。
我试了,我openwrt配置是作为dnsmasq上游,两组解析也一模一样,我感觉应该是正常的吧,我是默认组6553,都是国内DNS,另外一组5335国外DNS给SSR,然后SSR通过5335的国外DNS解析,根据GFW规则,跳过国内域名,将解析到的国外域名通过5335返回给smartdns,然后都是两组缓存后给dnsmasq。所以现象就是6553和5335返回域名都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太理解你们为啥弄这么复杂。。。第二dns服务我从来没用过 smartdns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国内有cdn的网址,找出最快的那一个ip;二是国外被gfw的网站,通过国外的dns服务获取到正确的ip。所以围绕这两个目标,剩下的就是逻辑问题了。
首先建几个国内的上游服务器,无非就是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家(还有114,360,我是不用的)。配置好测速缓存排除(ios的https之类的),顺便加个广告的黑名单,这样国内的就完事了。
然后给国外组起个名,配几个上游服务器并从默认组排除,把gfwlist写进去,如果代理不支持ipv6还要配置这些不返回ipv6。如果这几个上游不能直接连接,还要把这几个地址加到代理的”代理自身-强制代理“中。
当然还会有一些每人都不同的个性化配置,就是在这个框架搭好之后的调整
就如我前面说的 因为网上的教程都是这么写的 然后一帮伪权威抄来抄去 哈哈
就如我前面说的 因为网上的教程都是这么写的 然后一帮伪权威抄来抄去 哈哈
这玩意就好像咖啡豆处理一样,一帮人吹得神乎其神,各种玄学问题,但从本质上看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最多就是心理上的安慰效应了
主要是OpenWrt固件版本容易出现问题,几天不重启就会出问题,想使用linux 版本试试,没有想到linux也不容易
原版还是很稳的,我上次重启还是20天前。。。
我试了,我openwrt配置是作为dnsmasq上游,两组解析也一模一样,我感觉应该是正常的吧,我是默认组6553,都是国内DNS,另外一组5335国外DNS给SSR,然后SSR通过5335的国外DNS解析,根据GFW规则,跳过国内域名,将解析到的国外域名通过5335返回给smartdns,然后都是两组缓存后给dnsmasq。所以现象就是6553和5335返回域名都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太理解你们为啥弄这么复杂。。。第二dns服务我从来没用过 smartdns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国内有cdn的网址,找出最快的那一个ip;二是国外被gfw的网站,通过国外的dns服务获取到正确的ip。所以围绕这两个目标,剩下的就是逻辑问题了。
首先建几个国内的上游服务器,无非就是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家(还有114,360,我是不用的)。配置好测速缓存排除(ios的https之类的),顺便加个广告的黑名单,这样国内的就完事了。
然后给国外组起个名,配几个上游服务器并从默认组排除,把gfwlist写进去,如果代理不支持ipv6还要配置这些不返回ipv6。如果这几个上游不能直接连接,还要把这几个地址加到代理的”代理自身-强制代理“中。
当然还会有一些每人都不同的个性化配置,就是在这个框架搭好之后的调整
我的理解第二DNS就是你说的国外组,只是做了个luci设置界面直观点,有些不用写参数,luci界面打勾就行了,但服务器还是得写
我的理解第二DNS就是你说的国外组
”第二dns服务器“和”上游服务器组“是毫无关系的两回事。第二dns服务器是单独起了一个服务端口,配置与主服务不同的全局参数。上游服务器组是在一个服务端口下,针对不同域名组(address和domain-rule定义的)配置的不同上游和行为
无需第二端口, 只要域名与DNS组名相同,并排除默认组,就行了。
当然,也可以只定义一个组,剩下的归为默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