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zh-TW icon indicating copy to clipboard operation
nodejs-zh-TW copied to clipboard

文章詢問,How io.js built a 146 person, 27 language localization effort… in one day.

Open clonn opened this issue 10 years ago • 10 comments

iojs-cn 那邊翻到一篇文章,

https://medium.com/@mikeal/how-io-js-built-a-146-person-27-language-localization-effort-in-one-day-65e5b1c49a62

是這次關於 iojs 翻譯成 27 種語言的過程,不知道整合在 iojs_tw 裡面是否適合!?

clonn avatar Feb 09 '15 17:02 clonn

io.js 如何達成在一天之內讓 146 人參與,並完成 27 國語言的成就?

如果你希望社群能一起為共同目標而努力,他們就會一起!

在一次去韓國的旅程中,我感到非常驚奇,因為那裡不只是有龐大的 Node.js 社群,而且他們建立了一套我們都完全不知道的生態體系。直到今天,大量的各國語言社群仍然在世界各地持續運作,持續建立著完善的管理機制以支持他們的地方社群。

cfsghost avatar Feb 10 '15 17:02 cfsghost

對 io.js 來說,有社群的貢獻和各方面的努力,才能使專案得以成長並更為活躍發展,所以對於推動地方化發展這件事,我不想要去只是組織一個團隊去翻譯網站或文件而已。

我想要做的是建立一些地方,讓社群的成員使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共同協作,在這個地方,他們不只是翻譯文件,也可以支持他們的地方社群發展,並使社群與專案有更強的連結。在 io.js 專案裡,我們希望使用開放協作的方式進行推廣、經營社群媒體以及發展我們各種的未來計畫,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讓非英語系的社群也參與其中呢?

cfsghost avatar Feb 10 '15 17:02 cfsghost

超棒的星期六!

我們已經擁有一些人在進行英文到西班牙文的翻譯工作,將網站及 Blog 最新內容進行翻譯。NodeSchool 的做法是,讓每一個地方聚會都有他們自己的 repo 和團隊,而我只是問他們是否想要一個地方化的西班牙專屬 repo 或團隊來經營他們的成果。

cfsghost avatar Feb 10 '15 17:02 cfsghost

我只是在網站 repo 上發起了一個新的議題(issue),詢問是否有人想要參與活動。接著在 Twitter 上公布消息,並找一些人關注這個議題,然後我們看到一堆人蜂擁而至,相當熱烈。

cfsghost avatar Feb 10 '15 17:02 cfsghost

每個藉由在議題(issue)上回覆報名的人都被加至他們各自語言的團隊。該團隊是負責該語言在 iojs Github org 裡的 repository。在我開啟各個 repository 後我會已一些「第一步」發起一個議題(issue)。他可能很難使人覺得真的_擁有_一個新的環境如此。我故意留每個 repository 敘述及 README 空白,如此一來每個新語言社群的第一步就是去建立屬於他們語言的 repository 敘述及 README。

我也告訴他們要註冊屬於他們語言的 Twitter 帳號及其他與他們社群有關的社群媒體帳號。已經可以透過社群所帶來的貢獻者及在議題(issuce)上的專注所帶來的成功,而且我們也透過社群來使人們保持動力及興奮。在這的目標是要嘗試在其他語言也能產生同樣的成功且可以明顯的將該團隊的範圍從「翻譯者」擴大至「社群組織者」。

最後我鼓勵各個團隊發起一個議題作為翻譯最新 weekly io.js update 的任務。在各個團隊開始定義及分擔任務時這也將會是個微小的開端。一些較快速的社群打亂了彼此的腳步當多人同時翻譯同樣東西時。當然他們也迅速的制定出規則,因為他們完成他並藉由互相合作來產生任務比起自己或是其他人指派任務更來的深具意義。

真正最開心的是當看到人們不用任何指派就去完成任務。在這天來臨前人們要翻譯網站,增加貢獻者,建立共享信箱帳號,並想出各式各樣的策略來分享團隊間帳號憑證。

CYBAI avatar Feb 10 '15 19:02 CYBAI

語言 vs. 語系

人們很快地發現團隊是基於語言而非語系(es 而非 es_ES)。這些團隊/repos 是協作的終端並且我想要讓最廣大潛在且互相了解彼此的群眾能夠參與其中。舉例來說,西班牙團隊(iojs-es)可以輕易地與彼此溝通並且非常有效率的協作產出_許多_語系(es_ES, es_MX, es_CO, 等)。他們甚至可以分享一些小聚或研討會的講者來協助我們茁壯國際化傳教的力量。

jostw avatar Feb 11 '15 13:02 jostw

這篇其實還沒翻完?

jessy1092 avatar Feb 15 '15 05:02 jessy1092

網路效應

我花了約一整天的時間在使用 Github 的管理員工具,去建立團隊、增加成員、建立新的 repos 以及參與議題(issues)。

cfsghost avatar Feb 15 '15 09:02 cfsghost

越來越多新人加入。首先,有些人可能會從 Twitter 上發現我們,並告訴朋友,然後又會有一些人再加入。只要該團隊從第一個議題(issue)開始做起,他們會註冊一個新的 Twitter 帳號,追蹤 @official_iojs,然後 @official_iojs 將會發出一個推特告訴想透過該語言來更新新資訊的人來追蹤。每個新語言的推特都將被轉推,轉發,而我們也將在這之中獲得更多人的加入。

這在每個新時區每個小時都將帶來一些新的人或語言註冊。星期天早上我醒來時就把在我睡著時註冊的人都加進社群。當我回來時,我加總了下昨天加入的,沒想到竟然僅僅一天已經加入了 27 國語言的團隊並有 126 人加入。

如果我們能在僅僅一天就完成這樣的成就,我已經迫不及待看看這個社群將會在一個月後帶來什麽樣的結果。 :smile:

CYBAI avatar Feb 15 '15 16:02 CYBAI

所以這篇要整合成一個 pr 發出去了嗎?

clonn avatar Feb 21 '15 20:02 clo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