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a3

Results 49 comments of cuba3

> 3时未到精准的轨道分秒,八字应该是辛卯,过了精确时间后才是壬辰,大概率是你算错了。 https://github.com/OPN48/cnlunar/issues/18 这里回答过了《钦定协纪辨方书》本就未到秒级别,香港天文台也未提供两百年精准秒数据,另外太岁星也是虚拟星,论文讲究真实可溯源,仅符合日家算法,和西历2月润一天一样,历法属于约定统一,不支持算命伪科学

> 3时未到精准的轨道分秒,八字应该是辛卯,过了精确时间后才是壬辰,大概率是你算错了。 你要是能给我可信的200年数据源,我可以压缩后算,这个没啥算法上的难度,一般天文台只会发布最近一年的

> 应该是:乙丑乙酉庚辰辛巳 实际是:乙丑丙戌庚辰辛巳 时间是:1985 1008 1030 这个月柱子也是错的,实际9.15到10.13都是乙酉月 @cuba3 您的依据是?

> 应该是:乙丑乙酉庚辰辛巳 实际是:乙丑丙戌庚辰辛巳 时间是:1985 1008 1030 这个月柱子也是错的,实际9.15到10.13都是乙酉月 @cuba3 您一直给我这边报各种神奇错误,能不能给一个你查询的依据?[百度1985年10月8日](https://www.baidu.com/s?ie=utf-8&f=8&rsv_bp=1&tn=baidu&wd=1985%E5%B9%B410%E6%9C%888%E6%97%A5) [老黄历1985年10月8日](https://nongli.huashu-inc.com/1985-10-8.html)

算法存在争议,不同书籍定义不一样,目前是按《钦定协纪辩方书》春节变年柱,如果希望以立春变更,请在year8Char参数中输入'beginningOfSpring',以下是demo import datetime import cnlunar a = cnlunar.Lunar(datetime.datetime(2024, 2, 4, 10, 30), godType='8char') # 常规算法 b = cnlunar.Lunar(datetime.datetime(2024, 2, 4, 10, 30), godType='8char', year8Char='beginningOfSpring') # 八字立春切换算法

> > 算法存在争议,不同书籍定义不一样,目前是按《钦定协纪辩方书》春节变年柱,如果希望以立春变更,请在year8Char参数中输入'beginningOfSpring',以下是demo > > import datetime import cnlunar > > a = cnlunar.Lunar(datetime.datetime(2024, 2, 4, 10, 30), godType='8char') # 常规算法 > > b = cnlunar.Lunar(datetime.datetime(2024, 2, 4, 10, 30),...

> > > 算法存在争议,不同书籍定义不一样,目前是按《钦定协纪辩方书》春节变年柱,如果希望以立春变更,请在year8Char参数中输入'beginningOfSpring',以下是demo > > > import datetime import cnlunar > > > a = cnlunar.Lunar(datetime.datetime(2024, 2, 4, 10, 30), godType='8char') # 常规算法 > > > b = cnlunar.Lunar(datetime.datetime(2024,...

> > > > > 算法存在争议,不同书籍定义不一样,目前是按《钦定协纪辩方书》春节变年柱,如果希望以立春变更,请在year8Char参数中输入'beginningOfSpring',以下是demo > > > > > import datetime import cnlunar > > > > > a = cnlunar.Lunar(datetime.datetime(2024, 2, 4, 10, 30), godType='8char') # 常规算法...

> ## 【结论】:不是一到立春就换太岁(即换年柱)的 > 因为我司就是做国学项目的,所以有八字排盘软件,八字里新旧太岁的切换在24年2月4日 16点26分53秒,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的误差会导致算法层面也会有误差,这种误差对最终结果不太有影响。如果对四柱有刚需,专业的命理师也会有倒推出准确时间的方法,这个问题不大的。 客观地讲,“命书”和《历书》本来就不一样,”命书“借用《历书》为了取整,构想设计出了一颗与木星逆行的太岁,木星11.86年太岁12年,我这个项目其实只是毕业设计,基于论文层面,肯定是要基于比较统一可信矛盾较少的书籍来写,有所引用。而《历书》在乾隆时期随着《四库全书 - 钦定协纪辨方书》的编撰,统一了历法两百多年,沿用至今自然也更权威。关于国学内容不是本项目的初衷,所以项目最多也只到日家范畴,再进时分秒也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