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ource-best-practice
open-source-best-practice copied to clipboard
思考:开源运营中的 over marketing 行为
开源与传统的商业行为不同,并不是可以通过造势、华丽的外表、大量资本注入就可以做好的。开源的大部分行为都会被永久留存,那么,在开源运营过程中有哪些可能会是:过度的市场行为(over marketing)、过度的修饰,而这些行为又会给开源社区(项目)本身带来什么影响呢?
案例1
项目 A,在正式版本 v4.0.0 发布前,运营人员希望在项目的 alpha 阶段,通过发布一个功能新特性的预告,让社区成员得以提前体验并反馈。在博客的文章中,有类似如下的一段表述:
除上述功能外,有更多重量级功能会在正式版本发布后在 Release Notes 中详述
首先,我想补充一个软件迭代以及版本的背景知识。一个软件项目,大致的迭代过程可以是:alpha、beta、rc,等功能稳定后发布 GA 版本。但是,通常会在 feature 开发完成后,才会进入到 alpha;此时,表明了功能基本完成,主要流程可以走通,但不够稳定、可能会有 bug 出现。因此,大概率不太会出现 alpha 版本之后还会有更多重量级功能进入到正式版本中。
其次,即使是想要给读者留下悬念,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也应该能够自圆其说、确保语言表述不是错误的。
细心的开源参与者,是希望参与到严谨的开源社区(项目)中来。而对于开源项目的用户,也不要“轻易”相信“鼓吹”式宣传文案。
在这个案例中,我呼吁开源运营人员尽量在了解软件发布基本常识,并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再发挥文字的“修饰”效果。宣传文案虽然不需要像源代码那么严谨,但至少要确保实事求是,不打插边球。
案例2

CSDN 旗下的 GitCode,全局广告,任何一个仓库都有“置顶”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