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ay-core
Xray-core copied to clipboard
[功能建议]命令行精简启动 xray
xtls-rprx-direct 目前也支持 fullcone,可以变成通杀协议了,而往往在实际使用中,很多人都直接用的极简的配置文件,比如
{
"log": {
"loglevel": "warning"
},
"inbounds": [
{
"port": 1234,
"protocol": "vless",
"settings": {
"clients": [
{
"id": "uuid",
"flow": "xtls-rprx-direct",
"level": 0,
}
],
"decryption": "none"
},
"streamSettings": {
"network": "tcp",
"security": "xtls",
"xtlsSettings": {
"alpn": [
"http/1.1"
],
"certificates": [
{
"certificateFile": "/path/to/cert.pem",
"keyFile": "/path/to/key.pem"
}
]
}
}
}
],
"outbounds": [
{
"protocol": "freedom"
}
]
}
建议可以简化成为命令行启动,在 docker 等场合,就可以直接快速启动而省去处理配置文件了,例如
服务器端:
./xray server -listen 0.0.0.0:443 -uuid UUID -cert /path/to/cert.pem -key /path/to/key.pem
客户端:
./xray client -server 1.2.3.4:443 -socks5 0.0.0.0:1080 -redir 0.0.0.0:1081 -uuid UUID -name example.com -udp
其它都按照默认配置来,这样到哪儿只需要带一个 bin 就都搞定了,高级使用再用配置文件。
编辑命令行可能比编辑文件还麻烦……
目前计划协议完全成型后可以直接通过分享链接启动,这样也不需要再搞一套启动参数标准了。
顺便记录一下新的伪装方式:
- 外表看起来完全是 Chrome、Firefox 的 0-RTT TLSv1.3,包括头部、data record、简单模拟错误响应
- 不要求自己有域名/证书,可以用别人的域名/证书,头部信息错误则直接转发到对应的网站
- 由于伪装成了 TLSv1.3,所以可以 XTLS(ReadV、Splice),性能 MAX
支持,提这个的出发点是为了可以快速启动,不需要去编辑一个文本文件。命令行我只需要 -h 获取一下,就能手动填写完,开始工作了,给别人分享也只需要发一条命令过去,而不是发一个文件。分享链接启动基本可以满足了,只要发送这个链接文本即可。期待。
目前计划协议完全成型后可以直接通过分享链接启动,这样也不需要再搞一套启动参数标准了。
顺便记录一下新的伪装方式:
- 外表看起来完全是 Chrome、Firefox 的 0-RTT TLSv1.3,包括头部、data record、简单模拟错误响应
- 不要求自己有域名/证书,可以用别人的域名/证书,头部信息错误则直接转发到对应的网站
- 由于伪装成了 TLSv1.3,所以可以 XTLS(ReadV、Splice),性能 MAX
所以以后streamSettings里的certificates可以不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