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xueCui
WenxueCui
> > > > > > > > 是的,网络结构不是完全相同的,我的repo只是搭建了一个增强版的CSNet(CSNet_Enhanced)。你可以根据CSNetPlus网络结构进行修改,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另外,训练数据的增强方式也有不同,这个你也可以根据原论文进行修改。 有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JaminL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网络结构不是完全相同的,我的repo只是搭建了一个增强版的CSNet(CSNet_Enhanced)。你可以根据CSNetPlus网络结构进行修改,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另外,训练数据的增强方式也有不同,这个你也可以根据原论文进行修改。 有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JaminLi > > > > > > > > > > > > > > > >...
经提问者验证,新的测试代码(test_new.py)可以达到文章中的结果。 (Verified by the questioner, the new testing code can achieve the result of published paper. )
> > > > > > > > > > 是的,网络结构不是完全相同的,我的repo只是搭建了一个增强版的CSNet(CSNet_Enhanced)。你可以根据CSNetPlus网络结构进行修改,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另外,训练数据的增强方式也有不同,这个你也可以根据原论文进行修改。 有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JaminLi > > > > > > > > > > > > > > > >...
> @JaminLi 你复现的结果和论文中的结果差多少? 不差啊,和论文中的结果差不多。
> > > @JaminLi 你复现的结果和论文中的结果差多少? > > > > > > 不差啊,和论文中的结果差不多。 > > 采样率0.5的时候,我的结果和论文查了10dB。。。 > > > @JaminLi 你复现的结果和论文中的结果差多少? > > > > > > 不差啊,和论文中的结果差不多。 > > 采样率0.5的时候,我的结果和论文查了10dB。。。。。,使用的是test_new.py...
backward里就是改变梯度的维度,读读代码就知道了。
> 看到您的代码中的Reshape and Concat层也定义了backward()函数,这一层不是仅仅是维度的改变吗(将1_1024变为32_32),请问这里需要计算梯度吗?望解答 backward里就是改变梯度的维度,读读代码就知道了。
> 好的 谢谢,我理解了。 > 另外,我使用train.py可以成功构建网络并训练,但是直接运行lib/network.py进行测试网络时,出现:**RuntimeError: expected device cuda:0 and dtype Float but got device cpu and dtype Float**的错误,错误指向了43行 > output[:, :, i * Reshape_Concat_Adap.blocksize:(i + 1) * Reshape_Concat_Adap.blocksize, j *...
> 作者您好,想请教一下,您在训练网络时,采用的训练集是否与论文相同(BSD400 预先裁剪为89600个96*96的图像块),学习率的设置是否与论文相同 不相同,我是每一次iteration,都随机裁剪图像块。 另外,数据的增强方式也有不同。不会差这么多吧?